近日,在2018年度的国家社科基金“冷门‘绝学’和国别史等研究专项”项目的申报中,我校人文学院蔡永贵教授《敦煌与黑水城手写汉文文献俗字比较研究》项目获得了立项。这是在本次申报中我区收获的唯一一个项目。至此,我校今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达30项。
国家社科基金“冷门‘绝学’和国别史等研究专项”主要为基础理论研究。从2018年起,国家社科基金设立此研究专项,旨在扶持对国家战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研究投入不足的基础学科,对文化传承具有重要价值而亟需抢救的濒危学科,对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构建具有重要作用而有待加强的特色学科,重视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“绝学”、冷门学科。
《敦煌与黑水城手写汉文文献俗字比较研究》,是在整理敦煌与黑水城手写汉文文献俗字的基础上,对两种文献的俗字进行比较研究和综合研究。
敦煌文献主要是手写汉文文献,文献跨越四世纪末至十一世纪初六百余年,是汉字字体由隶变楷完成的阶段,篆、隶、楷、行、草诸体皆备,异体俗字、异本异文非常丰富,为这个时期文字学的研究提供了大量鲜活的第一手资料。
黑水城文献包含了宋、金、西夏、元时期的古代文獻,其中汉文手写文献主要集中于已经刊印的《俄藏黑水城文献》《英藏黑水城文献》《中國藏黑水城漢文文獻》三部大型文献汇编著作之中,是研究这个时期汉字学及汉字使用传播情况的重要资料。
手写文献,具有显著的时代性和地域性特征,对于文字学的研究,有其特殊的价值。我国的文字记录和传播,唐代之前以手写为主,宋以后雕版印刷及活字印刷成为了文献传播的主流形式,手写本渐次退出历史舞台,敦煌和黑水城手写汉文文献正是涵盖了手写文献由盛至衰的全过程。这样的写本文献又正是研究这个时期文字学的资料渊薮。